受夠 macOS 了——它竟然自動下載了 47 GB 的 4K 240 FPS 螢幕保護程式影片,Asahi Linux 更勝一籌 (★
16 分)
原 PO 在排查儲存空間異常不足時,發現系統螢幕保護程式下載了約 47 GB 的 4K/240 FPS 影片,儲存在 `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com.apple.idleassetsd/Customer/4KSDR240FPS` 資料夾中。受此困擾後,原 PO 果斷切換到 Asahi Linux,改用視窗管理器 Sway,並在執行 Firefox 瀏覽器等應用時整個工作階段僅佔約 2 GB 記憶體,重獲更多磁碟空間與系統掌控度。
社群中多數人指出,此類下載行為並非系統預設,必須在系統設定中主動啟用特定螢幕保護程式或選擇「隨機播放」才會觸發;也有人分享自家機器僅緩存約 100 MB,或最高約 5 GB 的影片 (例如 22 支影片中僅有 18 支已快取),並會不定期修剪舊檔。為降低意外流量與容量風險,討論建議於使用者介面顯示可能佔用的預估空間,或在磁碟使用分析中新增「螢幕保護程式影片」專屬分類。
也有使用者認為,僅因螢幕保護程式影響就全盤切換作業系統實在過於極端,強調 Mac 生態系服務整合優勢──包括 Apple TV 自動填入 iCloud 密碼、Apple Watch 與提醒事項同步等功能──在 Linux 上難以完整取代;更有聲音指出 Linux 也可能遭遇錯誤與相容性挑戰。
另一方面,不少人分享在舊款 Intel 或 M1 硬體上安裝 Linux 的成功案例。有人指出,在 2015 年的 MacBook Pro 上使用 Fedora 時,所有驅動程式均正常運作、效能依舊流暢,可當作桌機或 SSH (安全殼層 Secure Shell) 伺服器使用;而 Asahi Linux 專案在原帶頭人 Marcan 離職後仍持續在官方部落格發表開發更新,可見社群維持一定活力,但仍有硬體功能待完備。
綜觀此次討論,螢幕保護程式影片意外佔用空間一事,背後關鍵仍是使用者介面設計與個人習慣;若能在 macOS 使用者介面中更清晰提示下載可能佔用的空間,或提供更細緻的磁碟使用分析,或許可降低類似爭議。對於追求細緻掌控及輕量化的族群,Linux 確實具備吸引力,但在考量 Mac 生態系服務緊密整合與硬體相容性需求時,目前仍難有一套萬無一失的替代方案。
👥
24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07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