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redirecting...

Log for Ubuntu 台灣社群

QNAP NAS 多個漏洞

via 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資安快訊 -- 警報及博錄頻道 https://www.hkcert.org/tc/security-bulletin/qnap-nas-multiple-vulnerabilities_20250901
我忽然覺得NAS買來第一個動作,應該是要先刷機
qnap第一件事是只關在內網
[sticker](media:AAMCBQADHQI9GfldAAECKe1otRdQvzdZIvXk4uJgyUQGeoSd4QACiwEAAlw6WVQH3CdMdLeCBQEAB20AAzYE@telegram)
那自組就好了,何必特地去買?
qnap NAS
省去找硬體的功夫?
現在還有人沒有可以跑 wireguard 或 openvpn 之類的 router 嗎
是不是該建議 Framework 開發這個產品線
省得找硬體跟系統
我自己會弄 但我不想幫別人弄
Procmon Sysinternals 工具的 Linux 版本 (★ 100 分)

Procmon for Linux 是 Microsoft 將原本在 Windows Sysinternals 工具集中廣受系統管理員與開發者愛用的 Process Monitor 工具移植到 Linux 的專案。這個工具能即時追蹤系統呼叫 (syscalls),為開發者提供更便捷的方式檢視與記錄系統層級的作業行為。其安裝需求相對簡單,目前主要支援 Ubuntu 18.04 LTS,並需要 `cmake` 與 `libsqlite3-dev` 作為建置依賴。使用者可以透過命令列選項過濾特定行程 (PID)、系統呼叫種類,甚至以「無頭模式」把結果輸出到 SQLite 資料庫檔案 `procmon.db`,後續再使用 Procmon 介面開啟檢視,能滿足即時偵錯與事後分析兩種情境。

不同於單純使用傳統 `strace` 等工具,Procmon for Linux 附帶 TUI (文字使用者介面) 提供更直觀的操作體驗,並能輸出更結構化的追蹤紀錄檔。專案採用 MIT 授權條款,因此任何人都能自由使用、修改與貢獻。Microsoft 在 GitHub 上開放了原始碼、問題回報 (Issues)、與貢獻指南,顯示這並非一次性移植,而是有意長期維護的工具。由於這與 Microsoft 在 Azure 上日益龐大的 Linux 用戶群相關,也代表公司逐步把更多 Sysinternals 精神帶到跨平台環境中。

在 Hacker News 討論中,有人將這個工具視為 Linux 版的 `strace` 前端,認為對於需要簡單快速分析的情境相當方便。然而,也有開發者指出 Linux 本身已有強大工具如 `dtrace` 或 `sysdig`,Procmon 可能相對來說只是補位於常見的快速檢測需求,而非深入剖析。值得注意的是,Windows Server 2025 已經支援 dtrace,顯示原本 Unix 系統的進階偵測技術跨向 Windows,而反過來 Procmon 跨到 Linux,形成一種工具互相滲透的趨勢。

部分討論者也提到 Microsoft 在 Linux 領域的積極佈局,例如推出自家發行版、記憶體取證工具 AVML,與使用 eBPF 來打造 Sysmon for Linux,這些步驟都顯示公司已不再僅僅依賴 Windows,而是順應雲端時代提供跨平台支援。對於熟悉 Sysinternals 的老用戶來說,能在 Linux 環境中使用 Procmon,帶來彌補工具空缺的實用價值。當然,也有批評指出安裝文件與實際使用仍存在落差,暗示專案尚處於初步階段。

總體來說,Procmon for Linux 反映了 Microsoft 逐漸擴展工具鏈至 Linux 生態圈的策略,既是對 Azure 生態的呼應,也是對開發者社群需求的回應。這個專案可能不會取代 dtrace 或其他專業分析工具,但提供了一個熟悉又直觀的切入點,特別適合需要快速檢視行程與系統呼叫關聯的工程師,而隨著更多實作與社群修正,效用可望進一步提升。

👥 21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087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