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つ`ω´)つ says to Ubuntu 台灣社群
把 Emacs 當成你的影片裁切工具 (★ 103 分) 原文作者介紹自己如何在 Emacs 這個文字編輯器中,建立一套簡單的影片裁切工具。他受到另一位開發者 Marcin“mbork”Borkowski 部落格的一篇文章啟發,決定利用自己先前在 Emacs 的 Ready Player Mode 中加入「圖形式播放控制器」的經驗,打造一個方便的裁切模式,命名為 `video-trimmer-mode`。這個工具以 ffmpeg 為基礎,程式碼大約只有 300 行,實作簡單,但足以處理日常需要的基本影片裁切工作。作者提到自己以前使用 macOS 附帶的 QuickTime Player 來完成這樣的任務,但在可擴充性上仍顯不足,因此才動手開發專屬工具,並公開在自己的 Emacs 設定檔庫中,方便他人取用及改良。 在 Hacker News 討論中,許多工程師與使用者分享了各自慣用的輕量影片裁切方法。有些人推薦 QuickTime、Shotcut(免費開源影片編輯器)、Avidemux,以及專門的命令列工具如 Handbrake CLI 或直接使用 ffmpeg。也有人表示曾經用 mpv 播放器加上 Lua 指令腳本,自動記錄時間戳,並結合 Handbrake 或 ffmpeg 進行裁切。這些方法共同的重點在於快速、自動化,並避免完整的影片重編碼以節省時間和資源。 社群中也出現關於 Emacs 本質的討論。部分人認為 Emacs 僅是編輯器,把它用在非文字工作就像「拿榔頭敲所有東西」,雖然炫技,但未必實用;另一些人則強調 Emacs 更像是一個「整合環境」與「膠水」,能夠把其它專精工具透過文字介面統合在一起,帶來高度一致性和效率。例如透過 Emacs,用相同的操作習慣即可控制剪輯、撰寫代碼、管理檔案或做 HTTP 請求,避免來回切換不同軟體界面的不便。這種觀點延伸出著名的笑談:「Emacs 幾乎就是一個作業系統,只是缺了一個好的文字編輯器。」 部分參與者指出,對於不常進行影片編輯的人來說,學習專業 GUI 軟體的成本過高,用 Emacs 或乾脆請大型語言模型 (LLM, Large Language Model) 生成對應的 ffmpeg 指令,反而更簡單。有些人則持反對態度,認為影片裁切通常需要精準地參考畫面與時間軸,純文字命令難以處理這些「視覺化」判斷,圖形化工具仍是必要。除此之外,討論中還出現關於 ffmpeg 文件難以閱讀、GUI 或自動化工具能否解決學習曲線的爭辯,顯示不同使用情境下對工具的需求大不相同。 整體而言,這篇文章和討論展示了 Emacs 社群的典型特徵:將一個看似與文字無關的任務,整合進高度可客製化的環境,並引發圍繞效率、工具哲學與實用性的討論。有人認為這是一種過度設計,但也有人覺得正是這種靈活性,讓 Emacs 能從純編輯器進化成為完整的個人化工作平台。 👥 52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95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