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 Raspberry Pi 上 安裝 TrueNAS (★ 84 分)
Jeff Geerling 最近在他的部落格示範如何在 Raspberry Pi 5 上安裝 TrueNAS SCALE,一款原本只支援 x86 平台的網路附加儲存 (NAS) 作業系統。他引用 TrueNAS 社群用戶 Joel0 開發的 Arm 平台分支,決定以 Raspberry Pi 作為教學實驗,藉由在效能受限的硬體上運行,揭露設定瑕疵並累積最佳化經驗。Geerling 先前已在機架中架設 Ampere Arm 伺服器與 Raspberry Pi 混合 ZFS (開放 Zettabyte 檔案系統) 的儲存方案,此次嘗試更進一步將 TrueNAS SCALE 部署於 Pi 5,測試 Arm 硬體能否滿足企業級儲存需求。
為了在 Raspberry Pi 5 上啟動 UEFI (統一可延展韌體介面),他採用 NumberOneGit 的 rpi5-uefi 分支,透過更新 EEPROM 版本、將 EDK2 bootloader 複製至 microSD 卡並重啟進入 UEFI 選單。接著下載 TrueNAS SCALE Arm 版映像檔,利用 Etcher 寫入 USB 隨身碟,於 UEFI 啟動選單選擇外部儲存安裝到另一條 USB 隨身碟上。完成安裝後,他在首次開機遇到 ix-etc 服務逾時啟動的小問題,手動啟動後系統與網頁介面都能正常執行。現行 Raspberry Pi UEFI 尚欠缺 RP1 (平台管理控制晶片) 支援,使得風扇控制、顯示、GPIO 與內建 2.5G 乙太網路無法運作,需要外接 USB 網卡才能連網。儘管 SUSE 的 Andrea della Porta 與 Raspberry Pi 團隊正在推動 RP1 的 Linux 內核合併,但進度緩慢;Geerling 最後建議若要實務部署,還是選用更高階 Arm 或 x86 平台,或採用 IT 模式 HBA 外掛以避免多晶片交換器限制。
在 Hacker News 討論中,得分最高的回應由 ddtaylor 提出,他曾嘗試以 Raspberry Pi 架 NAS,發現 SATA 控制器與韌體配置常出奇怪問題,常需自行編譯核心調校,並且外接電源與單一 PCIe 通道限制令人頭痛,反而建議花不到 100 美元購入舊 PC 配合廉價 SATA 擴充卡,更符合成本與維運便利性。其他留言者則認為 TrueNAS 的價值在於它提供一套穩定的網頁式儲存管理介面,對多數使用者而言,手動設定 Samba、NFS 及 ZFS 雖具彈性,但繁瑣且易出錯;也有人推薦運用 Cockpit、Proxmox 加 LXC 或 Ubuntu Server 系統結合 ZFS,作為替代方案。
多數社群回應認為在效能與硬體擴充性方面,Raspberry Pi 平台仍難與搭載多條 PCIe 通道的 x86 或高階 Arm SBC 同日而語,Pi 上安裝 TrueNAS 雖富挑戰性且具教學意義,卻不適合作為長期生產環境。若是想要類似體驗,可考慮具有 IBECC (類 ECC 記憶體校驗) 的 Odroid H4+ 單板電腦,或市售具多組 SATA 埠與 2.5G/10G 乙太網路的 N100 mini ITX 板;對於只想在家中點按操作的使用者,TrueNAS 與 Synology 之類的整合式 NAS 仍具吸引力。
👥 56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052429